《不是只有帥而已,關於音樂工作》

 

Fusion工作室是由Take Rock四個成員在__年所成立,他們舉辦了全高雄第一次的高校聯展,身為高應大電機系的同學──俊Q與阿呆,在學生身分以外是老師、是老闆,也是樂手。對他們來說,一個月收入和一般打工薪水差不多,六、七千的背後卻是日積月累的努力和青春的賭注。他們說在音樂裡保有赤子之心是最重要的,留住一開始玩音樂的感覺。雖然說他們曾迷網,偏向專業的過程裡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幹嘛,但經歷這段過程之後,才體悟如果一直保持著興趣,玩這個東西才是快樂的,壓力就隨之而去。

他們一定有遇上金錢上的困難、時間的束縛,但Take Rock說:「如果是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情,沒有什麼你客服不了的事情,只有想不想去做的問題。而其實一定能做的到! 所以說,不管是為了帥也好,還是音樂也好,要回想一下當初的衝勁,這衝勁就可能是你一開始拿起樂器的時候腦袋在想什麼。」

 

不想「一到四年級都在打工」,思考自己到底要幹嘛並為家鄉付諸心力

俊Q:對我們來說,在學校學的專業是最後一步,所以說在當完兵之後還是希望繼續從事音樂這塊。畢竟講真的,工科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或許是一開始想要,但長越大會慢慢發現事情不是這樣。走工科這條路是從高中按部就班來的,看大家去考試就跟著去考試,考完試也跟著去選科系,從沒想過如何尋找自己的出路。很多時候事情碰到了才知道「什麼是真正屬於你的」、「什麼是屬於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譬如我們就想要繼續做下去,所以我們才會在高雄設立一個工作室,並希望把音樂的風氣帶起來。

因為很多人說高雄是文化沙漠,很多人想到音樂是想到台北,而我們想做的事是以後提及音樂也會講到高雄──這就是我們的理念。

但也不是說一直待在高雄故步自封,也得去別的地方把更進步的東西帶回來、不斷地學習,其實各行各業都一樣,都是一直在學,看能不能往上爬。在大學裡有時候會看到很多學生沒有好好地思考過,把事情給做完卻沒有把事情給做好,所以就可能就會變成「一到四年級都在打工」,沒有仔細想過要自己到底要幹嘛。所以說各行各業假使都能保持這個觀念,社會或許就會更進步。

 

做一個學生聽得懂的老師

俊Q:在接觸的可能一開始沒想到以後要去當老師,但慢慢學之後會有一些心得。透過前輩的教導,從中吸收經驗,我們現在也是剛起步在教,當然很多問題都要請教前輩。然後從教學生的經驗裡面去慢慢學習如何成為更好的老師,把我想教給他們的變得很容易聽得懂,所以一直去思考「如何當一個學生聽得懂的老師」。

大呆:我們也是學生啦!邊學邊教,同時有兩個身分,去揣摩學生到底想要什麼、要怎麼樣講比較能理解並吸收。

 

表演不是只有帥而已

俊Q:一開始在學的時候只會看到表面的好,就像一般人覺得樂團就是帥,在台上發光發熱很吸引人,但沒有想到背後是透過怎樣的努力。可能大家都在吃喝玩樂、去看電影的時候,樂手們在家裡練琴、練鼓、練bass;當你和朋友「喇賽」的時候,他們則在上網查資料,想著如何去讓自己的樂器和技巧變得進步,這些是大家都比較沒看到的部分。

當然開始學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好像不是他想要的,以為很簡單就可以去台上發光發熱,但背後的努力是一開始時沒有思考到的。所以我們做的是給他們建立起對音樂的觀念,我們的工作就是給他們價值觀,讓他們對音樂一直是保持「喜歡」的態度。先讓他們喜歡音樂,讓他們慢慢喜歡自己的樂器,這樣就肯花時間去練,就比較不會半途而廢。

大呆:會半途而廢有一半因素是錢的關係,或者家長不同意、不支持,就比較沒辦法來上課。遇到的情況是,有些學生會自己存錢,但學生嘛,存錢比較慢,可能就會上一下、停一下,但這情況是對於有心要學的學生才是如此。

前輩的話一字千金

多去跟前輩講話可能會學到很多,其實在各行各業裡的每個前輩會做那麼久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他們用歲月累積的經驗,所以能吸收他們講的話就是最好的了。除了去吸收之外也要思考為什麼他們要跟你講這些東西,聽完他們的建議之後如何去做應用。

我們常接觸到的人都是比我們年長許多的前輩,像我們玩音樂一開始會感到很茫然,一直花錢卻什麼成就都沒得到,這時前輩就會告訴我們該往哪個方向做,讓我們繼續撐下去。

 

投入音樂行業最常提及的兩件事──錢,當作一種投資

大呆:收入來源是教課比例佔比較大,表演大多是自己貼錢,有車馬費就算幸運了。

俊Q:pay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恩惠!一開始獨立樂團跑表演本來就很難跑,所以只要有表演舞台的機會就是在幫我們打廣告,在幫我們打廣告就是在宣傳我們自己。免費幫我們打廣告我們就該感謝他們。有pay是恩惠,沒有pay也是當作投資自己。很多人會想說會虧錢不要去,但沒想到這也是讓別的縣市認識你們的機會,可以多認識別的地方的朋友,畢竟大家都是同一個圈子,以後都會遇得到。

俊Q:既然敢玩音樂就不怕窮啊!(笑)不是說不怕窮啦!應該是說我們提早把那些錢對自己做投資,既然我們已經投資,就該努力去做嘛。就像那些開服飾店的年輕人也很努力的經營,那我們只是把這些錢投資在我們身上,就努力經營自己,我們做多做少就是看未來的成就是不是回歸於我們自己。就像我們之前的投資現在也能一點一滴慢慢回收了,我們教學生也是我們回收的一部份,而當初一開始學也是找老師學的呀。這種回收只是回收的快或慢,多或少而已。我們的目標是看能不能短時間內回收,然後再讓自己的技術做提升,投資和回收達到平衡的循環。

但錢這件事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像我們之前發現玩音樂的年紀有下降的趨勢,fusion我們帶了七間學校辦了高校熱音聯展,但搞得學生們有些不愉快,無論說是贊助還是自己花的錢,他們對於為什麼辦個活動要花這麼多錢感到非常疑惑。辦聯展是希望以後能促進高雄的高校都會聯合一起辦,年年都辦就像春吶、貢寮音樂祭,政府可能就會補助,當然不是說這幾年就能達成的,是要六、七年持續努力不要斷續,讓政府慢慢重視學生熱音這個部份。然而,高校他們就必須去團結、學會接洽,第一屆的聯展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彼此熟悉。

 

投入音樂行業最常提及的兩件事──時間

大呆:時間,需要花大量的時間投注在這件事情上面。

俊Q:很多人會覺得練團一、兩個小時而已那為什麼會花這麼多時間,其實除了練團,各自練習的時間每天是五、六個小時。

表演一下子就結束,但我們需要提早兩個小時到,去認識一下那邊的人、宣傳一下自己。

 

互相交流,提拔心血有助音樂圈發展

大呆:交流很重要,這個圈子已經很少,再不交流那個這個圈子就會彼此變得很陌生。大家都能互相提拔,一起努力把音樂帶起來是最好的。

音樂圈的圈子是分成很多團的團結,五、六團一小結。主要是因為前輩會互相介紹新的朋友,同樣的人脈就會互相認識。就像在外地唸大學,班上就會先從地區性去做區分,從「你從哪裡來的」開始聊起,一樣道理。

 

為什麼想趁學生實踐夢想?因為不想太晚!

俊Q:現在同時身兼學生、工作室的老闆和樂團這三種身份,的確是會影響到課業,但還是想趁學生做這件事情……。

大呆:因為學生時間最多(笑)。

俊Q:是不趁學生的時候做會太晚!當前輩問我如果現在不做會不會覺得太晚時,我思考著自己是到大學才發現本科系並不是自己想要的。而現在學生最有時間,我們不像其它們可以去打lol、看電影、陪女朋友…,我們寧願把這些時間投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其實有些同學從大一大二就開始專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如果我們不在大三時開始努力,再等當兵、找工作都已太慢。像我們幹這行就是時間的累積、經驗的累積。

大呆:這行兩三年就是差一倍。很多人都是從小時候就開始玩,像我們從大學開始已經算很晚了,所以沒有更多餘的時間去浪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ioyou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